威尼斯水城 阳台 排水-威尼斯水城澳门国际部举办“诗意?中秋”原创诗会
9月23日上午,威尼斯水城 阳台 排水-威尼斯水城澳门国际部在B106会议室举办“诗意·中秋”原创诗会。国际部中学部的全体师生及部分家长约300人参加了本次诗会。伴着十一年级学生苏静喆的原创音乐《中秋月》,学生与家长们纷纷进场入座,随后在七年级学生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亦唱亦诵的演绎中拉开了本次诗会的序幕。

七年级唱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微型诗按内容及风格分为六个版块。“吃货的世界你不懂”,主要展示了由月饼而及的诸多趣事;“古月曾照今时人”与“江月年年望相似”,主要涵盖了学生们根据古代经典中秋诗改写的现代诗歌,以及化用古人诗意而创作的古体或现代诗,其情思之悠远,意境之优美,如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笔下的世界一般;“悲伤,无以名状”及“诗无邪”主要涵括了中秋分离的感伤和美好的祝福;而“无法归类的月亮”则收录了许多颇具有后现代意味或哲思的诗歌作品。考虑到让更多学生参与本次诗会,因此每一类诗歌都由编辑之外的两位到四位同学分别朗诵和演绎。
影像诗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唯美诗歌或搞笑创意制作而成的影像作品。音乐诗是学生们基于自己或古典或现代的中秋诗创作而成的音乐作品。影像诗与音乐诗是微型诗的延伸和补充。根据内容及风格的不同,影像诗和音乐诗被穿插到微型诗的各个版块之间,既用于微型诗版块的分割,也用于现场气氛的调节。于是在“吃货的世界你不懂”富有喜剧效果的朗诵之后,大家又忍俊不禁地欣赏了影像诗《月饼很好吃,我还想吃》;在颇具古风的《离人心上》的悲情演唱之后,又聆听了“古月曾照今时人”的深情朗诵,观赏了手绘影像诗《我在这里等你》,倾听了改编音乐诗《情殇》;在观赏了“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抒怀朗诵之后,又品味了冷傲深沉的影像诗《月·居》;在“悲伤,无以名状”的伤情朗诵之后,又倾听了充满相思情苦的《梦醒》……总之,在整场诗会中,逗趣的朗诵与表演引来阵阵欢笑,而抒情演绎又让全场沉浸在一片诗意与遥想之中。六组微型诗和影像诗、音乐诗一起,共同构建了一个诗意而兴趣盎然的立体世界。

主持人张一罾(右)和刘雨果正在主持

卢润身、和宗尧朗诵“吃货的世界你不懂”

杨爽然等表演音乐诗《离人心上》

王思妮(左)与陈秭涵朗诵“古月曾照今时人”

何湘仪(右)、陈奕菲朗诵“悲伤,无以名状”

余家卿、周君琳,梁睿龙朗诵“诗无邪”

杨凯婕为诗会伴奏

12年级毕业生最后一次在国际部参加中秋活动
本场“诗意·中秋”原创诗会是国际部固有的传统节日活动之一,由国际部全体中文老师筹备。其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中文能力及综合能力,通过活动的方式实现向中外师生传递中秋传统的学问使命,将属于中国人的节日和团圆观念传播到世界上更广更远的地方。

副校长李文平(中)与中文老师们留影
来源:国际部
文字:雷乔英
图片:钱超、白文婷
审核:李文平
编辑:档案室
文字:雷乔英
图片:钱超、白文婷
审核:李文平
编辑:档案室